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北向互换通”,六问六答!!

“北向互换通”,六问六答!

时间:2025-07-08 06:04:47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娱乐 阅读:598次

持有内地债券的互换国际投资者将“喜提”新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2月17日,通问人民银行发布通知,互换就《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通问据悉,互换该办法适用于“北向互换通”,通问“南向互换通”有关规定将另行制定。互换

随着这一办法对外征求意见,通问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之间的互换互联互通机制有望进一步扩容,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再迈关键一步。通问

业内认为,互换“北向互换通”将是通问资本市场开放一个新的里程碑,便利国际客户按照境外的互换交易习惯进行套期保值和有效利率风险管理,对于进一步开放国内债券和衍生品市场有重要意义。通问

哪些人可以参与“北向互换通”?互换投资者有哪些要求?可交易标的有哪些?汇兑管理安排是什么的?有没有额度限制?将如何监管?

“北向互换通”六问六答

哪些人可以参与“北向互换通”?

根据办法,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并完成银行间债券市场入市备案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通过“北向互换通”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

投资者有哪些要求?

参与“北向互换通”的境内投资者应当是具有较强定价、报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良好国际声誉,具备支持开展“北向互换通”报价交易的业务系统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境内金融机构法人。境内投资者开展“北向互换通”业务前,应与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境内电子交易平台(以下简称“境内电子交易平台”)签署互换通报价商协议。

可交易标的有哪些?

办法显示,“北向互换通”初期可交易标的为利率互换产品。“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的报价、交易及结算币种为人民币。

汇兑管理怎么安排?

使用外汇参与“北向互换通”交易清算的境外投资者,可在一家香港结算行开立人民币资金账户,用于办理资金汇兑和结算业务。相关资金兑换纳入人民币购售业务管理。

有额度限制吗?

“北向互换通”实行额度管理,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

将如何监管?

办法显示,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北向互换通”进行监督管理,并与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管合作安排,共同维护投资者跨境投资的合法权益,加强反洗钱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依法对“北向互换通”下人民币购售业务、资金汇出入、信息统计和报送等实施监督管理,并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及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跨境监管合作,防范利用“北向互换通”进行违法违规套利套汇等活动。

丰富了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

关于“互换通”的上线,市场早已形成预期。

2022年7月,“互换通”相关准备工作就已启动——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7月4日在“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表示,将启动香港与内地的“互换通”。

潘功胜表示,这是在“债券通”基础上,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项机制性安排,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是此次办法起草的主要背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的持债规模为3.46万亿元,其中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近25%。全年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交易量约13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15%,近5年年均增速约43%。

人民银行亦在起草说明中表示,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增加。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在2022年7月4日宣布“互换通”启动实施后,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并研究起草了《办法》,对“互换通”有关机制安排和监管要求作出原则性规定。

回顾看,近年来,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不断落地——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落地;2021年9月“南向通”正式上线运行;2022年7月,“互换通”相关准备工作启动。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近期表示,“债券通”和“互换通”基于境内外基础设施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既尊重国际通行做法,又兼顾我国实践,有效畅通了境内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渠道。

业内认为,“北向互换通”的上线,将丰富投资者可使用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其多元化投资组合提供更多选择,其意义更在于拓展了开放更多衍生品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释放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潜力。

“北向互换通是资本市场开放一个新的里程碑,便利国际客户按照境外的交易习惯进行套期保值和有效利率风险管理,对于进一步开放国内债券和衍生品市场有重要意义。”Tradeweb表示,配合前期推出的期货法,借助交易前台和清算后台的连接,“互换通”有助于境内和境外衍生品市场的双向融合。未来有望推出的“南向互换通”也便利境内机构更便利地通过香港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超级光伏电站、战略蓄水池,卡塔尔世界杯上有这些中国制造
  • 融创中国延迟刊发公司业绩且股票停牌 系三大考量
  • 陆正耀舌尖科技注册资本增至约4亿:旗下“趣巴渝”闭店溃败 “舌尖英雄”高速扩张
  • 只需四步,成功也可以“复制粘贴”
  •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中国水下考古再添历史性突破
  • “我们没受到新朋友中国的任何压力”
  • 中银证券2保代被禁业3个月 保荐宝明科技上市业绩变脸
  • “硅谷天堂系”高层及骨干入列 欣龙控股董事会换新
推荐内容
  • 26个重大医药健康产业项目落地昌平
  • 骑手、用户、商家的“不可能三角”,美团如何平衡?
  •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2万门课程
  • 敏芯股份回购200股  迷你操作玄机何在
  • 国内油价迎年内“第八跌”中石油92号汽油降0.14元/升
  • 决心与陷阱,别被“研发投入”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