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时间:2025-07-09 07:14:27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探索 阅读:241次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张敏

7月13日,药品备受关注的集采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结果。笔者注意到,常态与以往批次不同,化推今年的动药药品集采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整体降价相对温和。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企加而比较来看,速创第五批平均降价56%、药品第四批降价52%。集采出现这一情况的常态原因是,当下地方集采和国家集采同步推进,化推本次国家集采的动药部分品种已经纳入地方集采,价格水平已经下降;此外,企加经过多轮集采,速创企业竞争更加理性。药品

其二是供应更加多元,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此次总计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比例为73%,平均每个药品品种有5.4家企业中选。第七次国家药品集采还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实现一省“双供”,防止出现部分企业恶意报价、凭借低价中标后又断供的现象。

与以往批次“剧情”相似的是,集采的“鞭子”效应再次显现:竞争力较差的药品,其价格厮杀依然激烈。例如,胃酸药物奥美拉唑注射剂被业界称为集采“卷王”,此次有20余家企业拿到“入场资格”,最终入围企业数只有10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标价为0.694元/瓶;抗感染类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有17家过评,最终中选企业仅有10家;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胶囊的最终中选企业为10家,最低报价为0.99元/片。

对此,有企业人士表示,从报价来看,“利润空间已经大大压缩”。

在笔者看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集采常态化进行,集采的“鞭子”效应将更加明显: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将被挤出。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完善产品管线、储备优势产品,掉队是迟早的事情。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集采将促使创新药物的医保支付空间大大提升,鞭策企业更加重视“首仿”药品及新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和储备重磅产品。如此,企业会更有内生增长力。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73岁老人直播间教人拼音识字,“学生”比她小一岁
  • 从天幕帐篷到手冲咖啡壶:露营是怎么火起来的?
  • 拔点攻坚、清面清源,以更加细致扎实努力为“控得住、放得开”奠定基础!李强在长宁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 保时捷中国:恢复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整车延保一年
  • 上海数交所创立数字资产板块
  • 雷军:我业余时间可以做汽车博主吗?要不要先学挖掘机
  • 沃尔玛跌近4% 股价一度跌至近2年低点
  • 20国禁止粮食出口 危及17%全球供给
推荐内容
  •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 手机出货量大跌四成后探底 年内智能国内出货量或将跌破三亿部
  • 银保监会回应河南4家村镇银行取款难:股东涉嫌违法犯罪已立案调查
  • 美国首场UFO听证会,说了个寂寞?
  • 零售商入局折扣店,止亏还是试水深
  • 晶澳科技:拟102.9亿元投建公司一体化产能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