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人保罗熹:加快推动业务结构优化 创造新发展动能!

中国人保罗熹:加快推动业务结构优化 创造新发展动能

时间:2025-07-07 11:23:48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时尚 阅读:262次

在集团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展动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针对公司怎样看待未来发展机遇作出了以下回答。人保

今年初,罗熹集团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加快结构做出了“充分发挥保险在服务国家大局中保障作用”的推动一系列工作部署,这是业务优化基于对中国保险行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从政策、创造行业和需求的中国展动层面看,公司都有着重要的人保发展机遇。从政策环境看,罗熹中央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加快结构稳中求进,推动保险在服务“稳中求进”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业务优化近期出台的创造很多政策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中国展动在乡村振兴方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推广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等作出了明确部署,有利于推动农险从“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转变;在健康养老方面,近期出台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这些都为保险业和人保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家都说人人都有一个“联合健康”梦,但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成熟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的商业机制,虽然人保健康在行业是排头兵,但是在这方面还在做一系列探索,最近人保正在研究制定 “健康工程”改造计划,对人保健康进行深度改造,已经基本可完成调研过程,准备在4月份确定下来。

过去一年,人保通过扎实推进“六大战略服务”,显著提升了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未来将持续在服务大局中拓展增量保费资源,这是中国人保最大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发展看,我国保险业虽然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保险深度、密度还比较低,还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险种结构还不均衡。比如在财产险领域,车险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险种,责任险、巨灾保险和管理新兴风险的险种占比还很低;在人身险领域,产品结构还是以传统寿险为主,具有保障、服务功能的养老险、健康险发展滞后。目前人保也正在加快推动业务结构优化,这个过程中将创造新的发展动能。从保险需求看,个人、法人与政府的大量保险“真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在政府业务方面,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很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职能可以通过保险机制来承接。过去一年,人保加强与应急管理部、国家气象局等部委的合作,为上海、北京等14个省(市)定制服务清单,推广各类治理保险。这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总体看,通过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客户需求变化,未来仍有很多业务机遇可供挖掘。

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深入落实中央“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放在公司经营管理的首位。增长与效益的关系本质上是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对立起来,增长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增长的导向,关键是要把握住质量优先,做好动态平衡。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的保费,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更安全的保费。财险要聚焦综合成本率和应收保费,寿险要聚焦业务价值和有效人力,同时构建好两个侧翼:一是构建长期投资收益渠道;二是建设保障风险安全生态。

从2021年的发展情况看,在行业面临十分困难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了战略定力,并没有盲目的追求业务规模,而是主动压降低质量、高风险业务,做实队伍、做实保费,持续优结构、降风险、增效益,体现了人保对增长和效益的关系、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把握。

在2022年经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人保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把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杜绝高风险业务,不做负价值业务,减少低价值业务,多做高价值业务,尤其是在“回归保险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发展有保障、有服务的保险业务。既要保持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行业整体态势相适应的发展速度,又要在业务质量提升中达到良好的利润增长水平,力争利润的增速快于保费的增速。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斗鱼靠什么黏住游戏用户?
  • 证监会批复首批8家科创板做市商资格 分别为申万宏源、华泰、银河、中信建投、东方、财通、国信、国金
  • 美元将继续牛!投行齐声看涨:未来3月再升2% 今年唯一“避风港”
  • 中国城镇人均住房10年增加8.3平方米 增幅27.4%
  • 零售商入局折扣店,止亏还是试水深
  • 宁夏银行变更注册资本请示获批
  • 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德国或迈出历史性一步:国有化三大能源巨头
  • “券茅”东方财富暴跌近13%成交放百亿巨量,投资者再度关灯吃面
推荐内容
  • 破产传闻不断,苏宁苟活
  • 上海将在全国范围首批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
  • 收评:港股恒指跌0.89% 恒生科指跌2.65%中资券商股下跌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力求2050年或之前达到“碳中和”目标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孙金龙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有何深意?
  • 按揭突破6%!2008年来未见的高利率,美国楼市还能扛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