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经济日报:平台使用大数据应更谨慎!

经济日报:平台使用大数据应更谨慎

时间:2025-07-09 00:20:41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探索 阅读:361次

对平台企业来说,经济据比起被动应对消费者爆料带来一次次舆情危机,日报倒不如主动聚焦如何改进自身服务以消除消费者疑虑,平台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忠诚度。使用慎放下大数据“杀熟”的大数刀,也许反而能换来更可持续的更谨复购。

你有没有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经济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大数据“杀熟”,日报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存在此类现象,平台尤其是使用慎网购、在线旅游消费、大数点外卖、更谨打车和购票等场景。经济据

消费者感知与消协报告基本吻合。日报不过,平台仅凭消费者“觉得”,就想证明大数据“杀熟”非常困难。如果有消费者爆料,平台方可以坚持这只是交易双方对千人千面的定价有不同理解,再加上促销红包、新用户优惠、库存变化等导致实时价格波动。

北京市消协这次也“扑了个空”:对淘宝、京东、拼多多、携程、去哪儿、美团外卖、饿了么等18个常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消费体验调查显示,在63个消费体验样本中,虽然有27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但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打折优惠额度不同,或者享受打折优惠种类不同。报告对此表示,没有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

来源:经济日报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这类问题同样困难。此前,某在线旅游平台钻石贵宾因为订房价格比普通用户高两倍,起诉该平台,被媒体称为大数据“杀熟”第一案。但最终,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平台疏于对供应商的管理,构成消费欺诈,并未认定大数据“杀熟”。

证明大数据“杀熟”之所以这么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的不对等。在这方面,平台企业投入的资金、人力远超过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相应的,企业掌握的算法、算力技术含量也远超后者。因此,它就像一把无影刀,看似刀光剑影,却没人见过刀长什么样。

近两年,大数据“杀熟”已被列入重点盯防对象。今年6月,中央深改委会议曾提出,要加强平台企业沉淀数据监管,规制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7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将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按头部平台高达数千亿元的年营收来算,罚金可达数亿乃至数十亿元。重罚,也许能引导平台企业更谨慎使用大数据。

其实,平台企业也怕大数据“杀熟”,因为不管有没有被证实,类似的指责都会给企业信誉带来不小的杀伤力,还容易引来监管关注。在内外压力下,平台企业对部分引发此类揣测的做法进行了调整。今年的调查中,认为存在大数据“杀熟”和有过相关经历的受访者比例均比去年下降两成多,证明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还需要在规则透明度、公平性方面再下功夫。另外,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平台还应当设置个性化推送的关闭键,或许能避免“瓜田李下”。

出于方便考虑,不少消费者并不反感平台为自己推送感兴趣的商品和信息,只是反感滥用算法。从全球来看,大数据及算法已成为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数字经济全球竞争的重要部分,一刀切禁止算法是不可能的。对平台企业来说,比起被动应对消费者爆料带来的一次次舆情危机,或者可能落在身上的巨额罚单,倒不如主动聚焦如何改进自身服务以消除消费者疑虑,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忠诚度。放下大数据“杀熟”的刀,也许反而能换来更可持续的复购。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四摄影像+一体钛金属压铸 苹果iPhone 15 Ultra概念图曝光
  • 复星国际发布复星高科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
  • 德国智库:目前该国7.5%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 快递血拼双十一:三通一达抱紧抖音大腿,网点老板怕吓跑客户不敢涨价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黑龙江计划在全省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各地市年内出方案
  • 我驻韩使馆:已有3名中国公民在韩踩踏事故中遇难
  • 冬春航季 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恢复并增班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推荐内容
  • 政策外生育能否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 艾默生电气盘前涨近4% 业绩超预期
  • 新增多地!北京现有高中风险区9+4个
  • 美准备在澳部署B52轰炸机“针对中国”,中方回应
  • 女性居家创业 演绎多姿人生
  • 半导体材料炒作分支!掩膜版龙头一度20cm涨停,产业链上市公司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