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保险日报:A股五大上市险企去年保费合计增长2.9%,险资举牌回来了
1月17日,月日发布2022年保费收入公告,保险至此,日报A股五大上市险企去年“收成”披露完毕。大上
整体来看,市险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合计取得保费25597.63亿元,企去同比增长2.9%。年保具体来看,费合2022年,计增取得保费收入6191.58亿元,长险同比增长6.56%;取得保费收入7691.4亿元,资举同比增长1.16%;取得保费收入6152亿元,月日同比下降0.78%;取得保费收入1630.99亿元,保险同比下降0.23%;中国太保取得保费收入3931.66亿元,日报同比增长8.4%。大上
继太平人寿去年11月两度增持并举牌中国H股后,又见险资主动举牌。中国人寿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9日增持并举牌股票。从险资举牌之路来看,可谓从高潮进入了低谷期,尤其在2020年短暂回暖后,2021年、2022年举牌次数屈指可数,主动举牌的情况更为少见。
近两年险资主动举牌大幅减少受哪些因素影响?2023年开年便迎来年度首次举牌,这一热情是否会延续至全年?金融、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还会是接下来的举牌首选吗?
专家表示,2023年险资举牌有望回暖,一方面,随着地产行业风险逐步化解,保险业整体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下滑,同时随着险资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规模,今年用于权益投资的资金预计增长;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看,随着2022年市场出现较大回落,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在此背景下,险资有望加大权益投资。
近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期向行业内人身险公司发布2023版负面清单,共90项禁令,其中新增多项直指增额终身寿险。
与2022版负面清单相比,2023版负面清单新增8条内容,并在2022年版的基础上对当下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进行进一步限制。具体包括,增额终身寿险存在减保规则不明确、定价附加费用率假设较公司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利润测试投资收益假设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
这并不是增额终身寿险第一次出现在负面清单上,在2022年版中,“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两条被纳入负面清单。
在2022年人身险市场上,增额终身寿险凭借保额保证3.5%增长、可随时减保提取、收益稳定等特点成为当红产品,然而一系列乱象也随之涌现。
(责任编辑:热点)
-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幕!“中国味”超浓,多家A股公司参与!超400亿“大生意”也开启 概念股躁动|观赛指南
- ·上海居民收到老牛食品公司的“问题鸭”:闻一闻头痛,尝一口腹泻
- ·央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 ·中消协:2021年投诉解决率8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亿元
- ·两天超500万元!汪小菲“发疯文学”后,麻六记赢麻了
- ·发生了什么?又一港股房企闪崩80%!短期负债超67亿,账上可用现金只有13亿
- ·2天征求意见超6.8万条!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再引关注
- ·挂羊头卖狗肉!万家北交所基金成\
- ·2比1逆转德国队 日本队为亚洲球队再胜一场
- ·理想汽车:一直设法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将继续遵守中美两国的适用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