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上海静安58岁男子饿死家中?不实!同楼居民还原事情经过!

上海静安58岁男子饿死家中?不实!同楼居民还原事情经过

时间:2025-07-09 05:51:31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休闲 阅读:481次

近日,上海岁男事情社交平台出现一则“静安区58岁独居男子饿死家中”的静安家中居民经过帖子,发帖人自称为该男子的饿死邻居,表示他因缺乏居委会和单位关心,不实饿死家中。同楼但上海辟谣平台核查时发现,还原最初发布该帖的上海岁男事情网友已经删除帖子,并表示“饿死死因是静安家中居民经过我主观认知”,目前的饿死传播者均为转帖者。也有网友在这类帖子下留言,不实认为帖子的同楼真实性有待查证。

经多方联系,还原上海辟谣平台获悉,上海岁男事情最初的静安家中居民经过发帖人确实是逝者的邻居,但不是饿死事件的第一目击人,由于受到惊吓,目前经过社区安排,暂居他处。而事件第一目击人之一、逝者的邻居卓阿姨,部分同楼居民,以及男子居住地所在华山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向上海辟谣平台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澄清逝者并非饿死。根据法医判定,排除他杀可能性,死者因自身疾病引发猝死。居民和社区干部还说,该男子身体状况不太好,患有脑疝、糖尿病等疾病,今年3月曾两次意外摔倒,之后社区和该男子所在单位都有提供照顾服务。

卓阿姨和她的儿子是逝者的楼下邻居,一直热心参与楼组事务。最早发现意外的邻居中就有他俩。

卓阿姨说,自4月1日浦西地区封控以来,社区一共发放过6次物品,包括两次蔬菜包,一次牛奶、饼干等,一次米、面、油,一次日用清洁品和一次调味品,其中调味品是最近一次,发放日为5月1日。此外,逝者所在单位也在3月底封控前,以及4月下旬,给他送过两次保供物资。所以,逝者并不缺物资。

不过,逝者平时不太与邻居来往,志愿者将物资送到门口后,他往往不开门,仅在门内作答,表示事后会将物资取回家。4月下旬,与逝者同住一幢楼的同事给他送单位物资时,他也仅在门内作答。5月1日晚上,卓阿姨儿子给该男子送调味品时,发现他家门口仍旧放着其单位送来的保供物资,敲门无人应答,觉得纳闷,就告诉了卓阿姨。考虑到该男子此前有过晕厥的情况,卓阿姨立刻上楼,再次敲门,也无人应答,就联系社区干部、该男子所在单位值班人员及其他热心邻居。大家一起进入屋内后,发现了意外。

发现该男子异样后,社区干部、单位值班人员和邻居们立刻拨打了120和110,120急救医生、民警医生到达现场后,确认该男子已经死亡。经法医判断,排除他杀可能性,死者因自身疾病引发猝死。120急救医生也开具了死亡证明。

“要说饿死肯定是不对的。不论是社区发的东西还是他们单位发的东西,都不少,他也把前几次的物资都拿回家了。”卓阿姨说。

对于网传“缺乏关心照顾导致死亡”的说法,居民以及居委会干部也表示不准确。他们说,逝者生前身体状况不太好,其所在单位和社区都比较照顾他。

华山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3月13日,该男子曾在马路上晕倒,热心路人报警,民警联系到社区干部和他的朋友陪同就医。当时,医生劝说他进一步治疗,但被拒绝。考虑到他身体状况不佳又患病,单位决定为他送餐,社区也表示可以为他申请照护服务。但该男子谢绝了照护服务,仅接受单位送餐。

3月17日,单位工作人员为该男子送餐时,发现敲门许久不应,就联系了社区干部、民警、热心邻居,最后破门而入,发现他摔倒了,虽有意识,但口不能言。送医治疗后,他仍旧拒绝住院,要求回家休养。不过,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该男子同意提供一把备用钥匙给单位值班人员,这也是此次邻居、社区干部和单位值班人员能用钥匙进入他家的原因。

此后,考虑到封控管理不能再送餐,该男子所在单位于封控前和4月下旬为他配送过物资。在封控管理期间,社区也为他申请了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等服务。

居民们告诉上海辟谣平台,他们所在的这幢楼此前属于单位职工福利分房,单位就在居民楼对面,楼内大部分居民都有在同一家单位工作的经历,称得上“知根知底”,相处和睦。所以,听说男子意外死亡后,居民们都很难过,“但也希望大家不要被网传信息误导。”由于逝者生前与亲属不相往来,目前由社区协助其单位料理后事。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
  • 年内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不可控市场因素”是主因之一
  • 海南三亚昨日新增417例确诊病例 新增814例无症状感染者
  • 抖音和饿了么在一起了,美团你还睡得着吗?
  •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 珠江钢管发盈喜 预期中期业绩扭亏为盈
  • 2万亿美元期权到期 美股多头迎来重要时刻
  • “史上最贵药”!FDA批准首款β-地中海贫血基因疗法,定价280万美元,蓝鸟能否借势“腾飞”?
推荐内容
  • 城配货运放宽吨位,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
  • 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 大力建设充电桩
  • 能源危机下的获益者!IMF:海湾国家将获得1.3万亿美元的额外石油收入
  • 铧为物流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 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收警示函
  • 传统药企绿色转型记
  • 楼继伟:允许“热钱”快速跨境流动,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