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宁王”众星捧月,公募一季报有哪些看点!

“宁王”众星捧月,公募一季报有哪些看点

时间:2025-07-07 23:21:08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时尚 阅读:578次

北京商报

随着公募一季报披露完毕,宁王公募基金的众星最新资产配置情况也“浮出水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捧月截至一季度末,公募易方达基金蝉联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榜单首位,季报前十位次的宁王基金管理人排名也少有波动。但大部分机构的众星最新非货基规模均环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捧月此前管理规模高达千亿元的公募两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最新规模也跌破千亿元。此外,季报一季报数据显示,宁王在基金资产配置方面,众星有超六成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捧月股票仓位下降,但普遍降幅有限。公募而拥有“宁王”之称的季报则凭借被1902只基金重仓持有,取代成为一季度末被最多基金持有的个股。

千亿顶流基金经理消失

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以近1.09万亿元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蝉联该榜单首位;此外,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以及工银瑞信基金依次位列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榜前十名。

对比2021年末,除鹏华基金取代嘉实基金成为榜单第9名外,上述非货基规模榜前十名的基金管理人名单鲜有变化。另外,受2022年一季度市场震荡调整影响,除招商基金外,其余机构在一季度末的管理规模均环比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募行业一度被誉为“千亿顶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的管理规模也较2021年末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葛兰的最新管理规模为961.49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41.9亿元,但仍为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同期,张坤、刘彦春的在管规模约为849.27亿元、748.35亿元,也分别环比减少170.08亿元、230.15亿元,紧随其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千亿顶流”已暂时离场。

事实上,不仅“顶流”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缩水,整体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最新规模也较前一季度有所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在内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合计约为5.16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6.14万亿元缩水近16%。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顶流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下降,意味着市场投资情绪有所降温、投资环境低迷,而当基民投资情绪达到极度低迷状态之时,或也可能距离市场行情转折点越来越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环境不佳、众多基金规模缩水的背景下,也仍有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备受基民青睐,赢得大额申购。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工银核心价值混合、申万菱信新动力混合的份额较2021年末的增长数量位列主动权益类基金前三名,分别新增61.08亿份、33.15亿份、28.01亿份。回顾3只产品在一季度末的持仓情况,普遍重仓了新能源、电子、消费等行业龙头个股。

“宁王”被最多基金持有

规模普降的同时,在资产配置方面,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也选择了降仓位。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在数据可取得的3583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共有1405只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在基金资产净值中的占比较2021年末上涨,占比近四成。

不过,就平均数据而言,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在基金资产净值中的占比仍约为77.5%,较2021年末的79.49%仅下滑了约2个百分点,降幅相对较小。

此外,一季度公募基金“众星捧月”的对象也较此前有所转变。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拥有“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凭借多达1902只基金的重仓取代贵州茅台,成为被最多基金持有的个股;贵州茅台、则紧随其后,分别被1783只、955只基金持有。而截至2021年末,被公募基金持有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分别被1708只、1670只、1041只基金持有。

郭施亮认为,宁德时代取代贵州茅台成为被最多基金持有的个股,说明了市场对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的肯定,同时也可能是市场资金对宁德时代估值回归后的态度回暖。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宁德时代、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的跌幅依次为12.87%、16.15%、3.92%。

展望后市,刘彦春曾提到,对于股票市场,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显著回落。只要企业的能力没有改变,外部环境变化只是阶段性扰动,对公司的合理定价影响不大。比较全球优秀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现阶段国内很多优质上市公司已经极具吸引力。随着外部环境回归常态,股票定价也终将回升至合理水平。

葛兰则提到,创新相关的市场还远未触及国内市场的天花板,海外市场也在逐步蓄力中。此外,伴随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认知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且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空间依然巨大。整体而言,葛兰表示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 作者:刘宇阳 李海媛编辑:王擎宇 )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欧元区最新PMI显示经济下滑 通胀升速放缓
  • 口述|武汉方舱治愈者寄语上海方舱患者:放好心态,早日康复
  • 零售大行崛起!AUM年增超万亿 中收增速33.42%创5年新高!最年轻国有大行谋局这一市场
  • 郑商所3月份共处理异常交易行为28起
  • 华测检测: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五连增 逼近30%红线
  • 交通运输部: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
  • 5000亿光伏豪赌:硅料巨头大扩产,过剩已成定局?
  • 叮咚买菜创始人晒下单攻略:早上6点和8点半会释放部分运力
推荐内容
  • 康芝药业:已启动委托子公司生产热炎宁颗粒相关准备工作
  • 美联储紧缩周期下 实际利率未来走势如何?
  • 佩斯科夫接受英媒采访:俄军在乌克兰遭受重大损失,是一个巨大悲剧
  • 上海网信办:进一步查处网络圈群造谣行为
  • 马斯克恢复特朗普推特账号,特朗普:没理由回去
  • 俄文化部:被芬兰扣押的俄艺术品已运抵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