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禁止国企购地虚增土地出让金,城投拿地意愿或进一步下降
记者 樊旭
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财政城投通知称,严禁地方政府举债储备土地,部禁步下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止国增土分析师认为,企购此举旨在进一步控制隐性债务,地虚地出约束地方城投企业拿地行为。让金
今年以来,拿地受到楼市持续低迷影响,意愿土地出让收入出现明显下滑。或进据财政部公布的财政城投数据,1-8月,部禁步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704亿元,止国增土比上年同期下降28.5%。企购与此同时,地虚地出国企和地方城投平台拿地的让金现象明显增加。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百强房企拿地中,国企数量为37家,2021年上升至58家,进入2022年后,这一数量进一步上升至79家。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实行土地出让“两集中”(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的22个重点城市出让的近四成地块由地方城投公司获取,其底价拿地的金额占比达到近八成。
相关阅读:
首席债券分析师孟祥娟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财政部此举主要是为了挤压财政泡沫,严控隐性债务,这一政策对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国企影响较小,主要是对以兜底为主的城投拿地行为及举债拿地行为进行约束。
固守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在土地市场不景气时,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购地盘活土地市场,但没有实际用途、实际项目或者城投没有开发能力长期不开发土地,当期的土地出让收入却形成增量,后续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其他形式将这部分收入返还城投,形成收入空转,从而虚增财政收入。
审计署曾披露,全国审计机关2014年开展的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发现,存在通过收入空转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1400多亿元的现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界面新闻称,一些地方国企拿地实际上就是一个“走账”的过程,财政部此时出台这一要求,说明虽然当前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但对以国企名义拿地来变相做大土地出让收入的做法依然不可容忍。
财政部在发给各中央预算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的通知中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文件还要求,加强对属地虚增财政收入的监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全国范围内仅有约20%的城投公司具备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经验和能力。该研究院抽样调查发现,2021年第二、三批次所有广州城投托底的地块均未开盘入市,甚至几乎尚未有项目进入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城投托底拿地的背后,不是为了从项目开发中获利,而是出于稳定土地收入的考虑。
从公开信息来看,不少拿地的城投企业的确存在开工迟缓、开发意愿和经验不足的问题。比如,据克而瑞统计,在2021年第一批成交地块中,规模房企拿地开工率高达61%,而平台类公司拿地开工率仅23%。
孟祥娟进一步表示,对于城投拿地占比较高的地区,需关注其后续土地市场景气度及城投债务到期压力。对于非税收入及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较高的地区,需关注土地出让金虚增水分挤出后地区财政表现及支出情况。
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2022年上半年,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山东省等6省的城投拿地比例较高,分别为32.21%、31.16%、24.84%、24.01%、21.21%,均在20%以上。从土地依赖度来看,2021年,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比低于70%,且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90%的省级行政区有5个,分别为湖南省、贵州省、江西省、四川省、安徽省,其中湖南省土地收入占比最高,达110.91%。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部对国企购地加强监管的同时,从实际市场动向来看,国企和城投企业自身的拿地意愿也在下降。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今年已完成第三批次供地的13个城市中,央(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总投资金额由一、二批次的约1950亿元降至三批次的约1450亿元,投资金额占比更是由一、二批次的超过50%下降至三批次的37%。
克而瑞表示,在目前大部分城市楼市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对于城投类公司来说,在项目开发能力、运营能力都不及规模房企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去化的难度可谓“更上一层楼”,这是目前城投类公司托底意愿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热点)
- ·国家发改委:明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5元和165元
- ·摆事实、讲道理:中国不能躺平!
- ·南华期货《海外央行观察系列》⑥:3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简评---预计本轮缩表将在5月开启的概率更大
- ·一图看懂|3月基金微博影响力排名出炉:万家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排名大幅下降
- ·央行易纲: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 ·长时间不更新的APP被谷歌清理:用户再也搜不到了
- ·大动作!5万亿海外巨头出手增持互联网,啥信号?亚洲投资大佬发声:对中国股市有信心
- ·巴基斯坦11日举行新总理选举,多地爆发支持伊姆兰·汗游行
-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
- ·吉林疫情出现三个积极变化!
- ·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 ·开盘跌停!“A股好岳父”帮还清女婿亏的5500万,但公司事情却没完:证监会立案调查!近5万户股东懵了...
- ·为什么日本无法完全弃用俄罗斯能源?
- ·大成基金:震荡整固期 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方向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午评:乙二醇、铁矿石、不锈钢跌超4% 苹果涨超4%
- ·推特CEO:马斯克决定不加入公司董事会
- ·视频丨蔚来宣布部分车型涨价10000元,李斌回应:扛不住了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成功召开
- ·民航局回应“东航飞机失事锁定副驾驶”等传闻:谣言,已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