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

时间:2025-07-06 12:59:59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热点 阅读:983次

银保监会今天发布消息,清退回款近期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银保银保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监会监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发布风险防范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提示损害监管机构声誉,冒用名义造成了恶劣的实施影响。为此,诈骗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清退回款提示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银保银保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监会监如发现此类涉嫌诈骗犯罪线索,发布风险防范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报案或反映。提示

一、冒用名义银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回款渠道,实施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请立即报案或反映

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银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各银保监局作为银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在银保监会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联系电话可通过官网www.cbirc.gov.cn查询,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

二、银保监会多次提醒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转账、收费等行为,通过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

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群众,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

银保监会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要求,防范连环诈骗套路;对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以及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误入骗局,受到“回款”类等各种诈骗手段的侵害。

类似的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观念,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

(总台央视记者 王善涛)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有点突然!京东集团高管现金薪酬降10%-20%同时提升普通员工待遇
  • 5月12日起,游览圆明园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荷兰国际集团盘前涨4.69% 瑞银提高其目标价至15.9欧元
  • 逆势而行,抢占份额!马来西亚计划将棕榈油出口税率下调一半
  • 接连曝出“政治与金钱”问题 日本总务相提交辞呈
  • 百亿财产甄别无果徐翔妻子出山 宁波中百内部人士:公司领导有他们的考虑
  • 持有市值回落无碍外资加码银行股 29只个股再获外资增持超35亿股
  • 突发!乌媒:乌海军副司令遭俄军导弹击中身亡!俄军发布战况信息,在多地打击乌军设施
推荐内容
  • 人民日报: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 “假阳”传闻一度逼停润达医疗股价!监管介入调查,一季度净利润下滑53.96%
  • 央行国库局局长董化杰:全力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
  • 持有市值回落无碍外资加码银行股 29只个股再获外资增持超35亿股
  • 物流保通保畅: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1.2%
  • 房企境内外融资持续缩水,多渠道纾困政策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