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葛昕:钢市需求淡季将至 钢企如何继续“减亏”?!

葛昕:钢市需求淡季将至 钢企如何继续“减亏”?

时间:2025-07-07 01:50:20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探索 阅读:317次

中新经纬11月30日电 题:钢市需求淡季将至 钢企如何继续“减亏”?减亏

作者 葛昕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葛昕钢市钢企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3045.5亿元人民币,需求续同比下降9.7%;营业成本69958.6亿元,淡季同比下降5.2%;实现利润总额296.8亿元,将至同比下降92.7%。何继

由于10月份,减亏铁矿石和废钢价格的葛昕钢市钢企明显下跌,带动了整体原燃料成本明显下滑,需求续同时中国国内钢材价格也处于震荡探底,淡季使得部分成品材毛利从亏损恢复到了弱盈利的将至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何继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单月亏损16.2亿元,减亏较9月份减亏81.3亿元。葛昕钢市钢企就此或形成2022年上半年盈利、需求续下半年亏损的局面,上半年中国国内钢铁行业盈利826.1亿元,下半年以来亏损529.3亿元,其中7月亏损257.1亿元,8月份亏损158.5亿元,9月份亏损97.5亿元,10月份亏损16.2亿元,呈现连续4个月减亏。

从全国粗钢产量及吨钢利润的数据来看,经过中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不懈努力,生产规模和企业利润正逐渐走向了“弱平衡”(图1),而居高不下的综合成本已经呈现缓解的迹象(图2),同时钢企正在进行的“产能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逐渐产生效应(图3),因此中国国内钢铁行业也将逐步迈向深度的战略调整周期。

从各品种细分产量来看,虽然2022年以来建筑钢材品种成为了主力减产品种,而板材类品种产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生产节奏,但就10月份单月的产品产量来看,建筑钢材品种则呈现了环比略降、同比明显回升的态势,而板材类品种则呈现了环比略升,同比升降不一的态势,究其原因,其一是由于品种利润的差异所引起的,从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的品种利润来看,10月份单月建材品种的利润水平要明显好于板材类品种;其二是由于稳增长政策对于基建和工业经济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重点项目施工存在赶工现象,而由于设备制造类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工业生产呈现加快恢复的态势。

目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在上升,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再次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前期推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还有很大潜力,同时各地情况有差异,有部分没落到位,要继续狠抓落实;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了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对于中国国内钢材市场来说,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再次部署落实以及房地产行业金融16条的资金到位,都将对于中国国内钢材市场的信心和预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从现实层面来说,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内钢市的需求淡季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北方地区需求将会明显减弱,而南方地区将保持一定施工强度,这使得中国国内钢材市场处于“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之中。

对于中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来说,连续4个月的减亏已经使得企业的经营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钢企也应当看到中国国内钢铁行业也即将迈向深度的战略调整周期之中,由于连续数月亏损的压力已经使得钢企持续投资的动力开始减弱。钢企持续性的降本增效策略正在显效,但由于下游需求正处于明显的结构调整之中,钢企的产品结构也会随之调整,同时由于“双碳”目标的逐步实施,对于钢铁行业的减碳要求也日趋严格,而且减碳的战略步伐也日趋加快,钢企应该立足新发展阶段,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来迎接更大的挑战。(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徐翀:牢牢守住县域金融的主阵地,彰显主力银行本色
  • 贷款“三查”不尽职等 重庆银行一支行被罚150万元
  • 景德镇农村商业银行专家夏金平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 石家庄连花清瘟胶囊卖断货!以岭药业2连板市值大涨110亿,扩产不达预期
  • 国务院成立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
  • 高盛:2023年美国通胀将快速下行 油价有望冲击115美元
  • 沃尔玛盘前上涨6%,此前宣布新的200亿美元回购计划
  • 碳酸锂逼近60万元/吨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专家称谨防价格回调风险
推荐内容
  • 巩固回升向好趋势 三部门出实招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 长三角示范区发布3周年成果,下一个三年持续做好制度创新
  • 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为C级及以上占比76.06%
  • 国家药监局: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 特斯拉降价,奔驰电动车降价,下一家会是谁?
  • 成都光厂创意创始人、CEO杨达:推动“素材变现” 为全民创作创造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