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年内27家公司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一查就撤”现象究竟藏着什么问题!

年内27家公司主动撤销上市申请 “一查就撤”现象究竟藏着什么问题

时间:2025-07-07 12:17:53 来源:郁郁不乐网 作者:焦点 阅读:360次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孟 珂

2月13日,一查就撤昱章电气科创板IPO申请终止。年内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家公竟藏今年以来,司主市申A股已有29家公司上市申请终止,动撤其中27家为主动撤回,销上象究2家为审核不通过。请现主动撤单企业中,问题2家此前被抽中现场检查。一查就撤

接受采访的年内专家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家公竟藏监管部门需协同联动,司主市申加强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信披违规、动撤未勤勉尽责等行为的销上象究处罚力度,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请现减少、杜绝“带病闯关”行为。

“一查就撤”引热议

发行人、中介机构存侥幸心理

上述27家主动撤单的企业中,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有4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有14家,拟在北交所上市的有2家,拟在沪深主板上市的有7家。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今年情况来看,企业主动撤单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经营业绩偏离预期,或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科技创新属性不足,不符合申报板块定位;合规性存在问题;信息披露不够真实、准确、完整,或企业财务报表、收入确认存在问题等。

此外,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分别有1家企业IPO上会被否,主要集中在财务问题以及板块定位。如卓海科技创业板IPO上市被否,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审议认为,发行人未能结合行业情况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特征,不符合创业板定位要求,对是否存在对发行人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解释不充分,不符合相关规定。

近日,科都电气主动撤回创业板IPO,再次引起市场对“一查就撤”的热议。去年10月份,证监会发布2022年第四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科都电气、大成精密和博涛智能3家企业被抽到。其中,大成精密和博涛智能于去年11月份先后撤回IPO申请,科都电气今年2月份撤回申请,3家被抽中的首发企业“全军覆没”。

另外,今年1月6日,证监会发布2023年第一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羊绒世家等5家企业被抽到。证监会网站最新信息显示,羊绒世家已经于2月6日撤回深交所主板IPO申请。

市场人士认为,“一查就撤”既有发行人“带病闯关”的心态,存在侥幸心理,也有中介机构把关不严、执业质量不高的问题。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查就撤”的背后,不排除部分项目存在“带病申报”的情况,同时,中介机构的核查把关意识和执业质量均有待提高。

策略分析师周建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查就撤”反映出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均存有侥幸心理,保荐机构在质量控制上把关不严。

“‘一查就撤’表明部分发行人、中介机构未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没有从合法合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存在弄虚作假、信披违规等风险。”邓海清表示,这背后是部分拟上市企业态度不端正,不从提高自身经营业绩和科技创新能力出发,抱着弄虚作假的侥幸心理;或者是投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对材料的审核把关不严,甚至协助粉饰、掩饰。

监管协同联动

让问题企业“知难而退”

据证监会网站以及三大证券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2月14日,目前IPO信息披露的排队企业共计846家。其中,沪深主板289家,创业板329家,排队企业数量最多,科创板排队企业为152家;北交所排队企业有76家。

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证监会表示,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压实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责任。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强能力建设。

谈及如何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常春林表示,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方式形成监管协同联动,让有问题的企业“知难而退”,对未切实担责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及时亮明监管态度,并形成监管威慑。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多家企业IPO撤单后,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都曾收到监管罚单。

邓海清认为,优化A股上市公司结构,净化市场生态,需从上市、信披、退市等方面共同发力。在上市审核过程中,交易所需对企业的业绩真实性、企业属性把好关,防止差公司“鱼目混珠”;提高对发行人、中介机构财务造假、未勤勉尽责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在上市后的信披阶段,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地披露重大经营信息。对于信披违规、经营业绩变脸、企业属性“变质”的公司,按规定执行退市处理,还应倒查此前上市过程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隐瞒舞弊等行为。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赵立坚:为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点赞
  • 国合署:中方提供1亿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巴方抗击洪灾
  • 汇丰银行首位华人主席郑海泉去世,曾任李嘉诚公司独董!他不炒一名员工
  • 俄安全局:第二个嫌疑人是他,在谋杀前一天离开俄罗斯
  • 金融租赁“看上了”新能源商用车 年内多家企业布局
  • 中国铁建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约134.74亿元同比增加9.48%
  •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一文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外交部:“台独”势力挟洋自重倚美谋独,是台海局势紧张根源
推荐内容
  • 国家药监局通报45批次化妆品不合规:31批次为染发产品
  • 教育部: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达13亿人次
  • 任正非的寒气吹到了新加坡
  • 又坐直升机跑了?美方否认:假消息
  • 欧盟向乌克兰提供25亿欧元宏观经济援助
  • 爱立信将裁减所有在俄员工 戴尔宣布完全退出俄罗斯市场